相關欄目
|
為社會營造人水和諧 | 企業文化故事展播(一)時間:2022-11-11 08:42:27 點擊:1一個企業的成長, 更是一群人的相擁前行。 他們的故事簡單, 卻滲透著不簡單的力量與內涵; 他們的故事樸素, 但樸素背后蘊藏著溫暖與執著 …… 每一個故事, 皆是淮安水利院文化的縮影, 用故事感染人、以典型激勵人, 積極營造崇尚先進、積極向上、 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, 為公司高質量發展 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引領, 從本期開始,將陸續呈現 優秀的文化故事。 第一篇 “天圓地方”的四門閘(設計一處 徐子令) 淮安市缽池山公園的湖面,又稱大口子,是黃河奪淮留下的遺跡。大口子下游豐收河、大寨河相交,交叉處那座環形建筑物上,四面高懸著同樣的銘牌“四門閘”。深紅的回廊貫穿著四座紅柱黛瓦的方亭,寶頂高聳,亭身穩重,掛落迎輝,廊道回環。亭邊紅欄桿、石階道,廊下美人靠、木棧橋。亭與回廊包圍著方形水池,池壁上灰色閘門邊卷出白色的浪花。每逢晨昏之時,民間藝人歌聲綿延,常有市民駐足游覽。
兩河交叉,如同十字路口需要紅綠燈,為了讓水有序直行或轉彎,四個閘少不了。為了實現“地方”的設想,先將四座方形水閘設計好了,如果放在老的圓形水池里,則影響流態,不合水利工程要求。經多次實地考證和設計方案比選,運用空箱擋墻銜接四個水閘是個不錯的選擇??障渫膺吘€做成圓形與老水池匹配,空箱內邊線設計為直線,與水閘一拼,水工結構終于實現了“地方”。 接下來如何完成“天圓”呢?同事們開動腦筋,商定采用仿古的亭臺樓閣。四個水閘正好作為四座方亭的基礎,而空箱擋墻上可以設置回廊。于是水工、房建設計師親密配合,水工墩墻的位置按照房建廊柱的疏密來布置,環形回廊溝通四角亭,實現了“天圓”。 四個閘門齊聚一堂,被設計成多種型式(升臥門、一字門等),保證了安全過流,讓四座亭子擁有了最大的活動空間,又在閘門啟閉變換中彰顯了水利工程的風采。 如今“天圓地方”的四門閘控制著周邊的水環境,成為百姓喜歡的去處。作為小鹽河景區的Logo圖案,四門閘的成功設計,實踐了淮安院為社會營造人水和諧的使命。 |